2014-09-26

新北五股_炸開獅子頭隘口紀念碑

許久以前,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有關於「炸開獅子頭隘口歷史沿革巨石紀念碑」的文章,當時就興起前往拍攝360建立資料的念頭,只是許多文獻中,就算有影像照片,但往往欠缺具體位置的說明,因此探尋就比較花費功夫。

陸續經過幾次開車經過附近,因為是匆匆路過,沒有明確的位置參考,總是無功而返,當然,在遍尋不著時,返家之後就會再補足功課,等待再一次的造訪機會。

終於,在一次前往桃園的機會,北返台北刻意迴避高速公路,選擇走海邊的西部濱海快速公路"台61",實際上也是順道想探查此快速道在桃園大園路段附近的一處景點...,閒話暫且不表,先來說如何前往紀念碑的位置。

一、從台北火車站搭乘公共運輸工具


二、從附近的公車站牌徒步前往

三、喜愛騎自行車的話,就是沿著「八里左岸自行車道」

自行車道標示1.2km.處就是五股區獅子頭的釣魚平台,而紀念碑的位置就在釣魚平台北端往前約20公尺的自行車道北側。
獅子頭釣魚平台 點選縮圖以瀏覽360環景
炸開獅子頭隘口紀念碑 請點選縮圖以瀏覽360環景
此處可眺望臺北市社子島,而社子島左側則是基隆河匯入淡水河的河口處,社子與關渡分別在基隆河兩岸。

根據清朝郁永河《裨海記遊》內容描述:「由淡水港入,前望兩山夾峙處,曰:甘答門,水道甚隘,入門,水忽廣,漶為大湖,渺無涯矣。」此處的"甘答門"就是台北關渡,大約也就本文是主題的"獅子頭隘口"。

底下1921年大正版二萬分之一台灣堡圖集套疊Google衛星地圖,可看出此處地形地貌的變化:

這地形的變化,並不是自然形成的,而是本篇所要探索「炸開獅子頭隘口紀念碑」上所記載之歷史沿革碑文:

 獅子頭隘口在今台北縣五股鄉獅子頭和對岸台北市關渡之間,據「五股鄉志」記載,清朝中葉後便有學者以「獅象捍門」形容此隘口的重要性。「獅」指今淡水河左岸五股獅子頭一帶,「象」指基隆河出淡水河口的關渡,隘口恰是台北水系通往大海的匯流處,左納塭子川、觀音坑溪,右納基隆河,日治時期有人認為隘口形成淡水河系出海障礙,若炸開河中央這群山石,可加速台北盆地水流出海,台北地區每逢大雨必淹的窘況便可紓解,但獅子頭隘口是觀音山延伸至河口的岩體,可謂風水寶地,日本人終究順應風水之說不敢炸燬隘口。國民政府遷台後,台北盆地夏天水患頻傳,民國五十一年,歐伯、愛美颱風,台北縣市皆受水患之苦,隔年九月葛樂禮颱風,慘況更是「六十年罕見」,故在「葛樂禮」水患後,中央才決議把獅子頭隘口炸除以拓寬河道。河道拓寬有利於排水,但出海口的潮汐因沒有隘口的阻擋,不時撲向地勢低平的五股鄉洲後村,使得全村四分之三的土地變成沼澤,肥沃的良田一夕之間變成殘留鹽分的爛地。民國五十七年政府公佈北區防洪計畫,洲後村被規劃為完全禁建的一級洪水管制區。炸開隘口無法防治水患,民國七十一年政府只好闢建二重疏洪道以解決大台北盆地的水患,當時主導炸山政策的美國水利專家,都因炸開獅子頭隘口的決定而改寫了水利史。

        台北縣政府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吉時立 

從碑文的描述,可得知環境聚落可能因為天候因素有所改變,而人為因素對於一地的後續發展則會有更多影響,但這些問題在事過境遷之後,往往為世人所遺忘。

黑格爾曾云:「人類從歷史上學到的教訓,就是人類不會從歷史上學到任何教訓。」
然而社會變遷更迭如此迅速與巨量的現今,我們又何嘗有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去剖析當下紛紛擾擾的議題? 更何況要用更宏觀更深入去探討一個議題的始末?

攝影,可拍到當下美美的畫面,卻攝取不了消失的過往。360環景,就只能當成一個個人對於在地變遷的片面筆記,期盼能於一風光秀麗的影像背後,探索一地隨時間流逝而逐漸模糊之過往歲月的點點滴滴。

萬山不許一溪奔 攔得溪聲日夜喧
到得前頭山腳盡 堂堂溪水出前村
南宋・楊萬里《桂源鋪》

沒有留言: